唐代煎茶法是什么
- 茶叶
- 2022-06-15
- 3
煎茶法是唐代的一种饮茶方式,其茶主要用饼茶,即把采摘的茶叶经过蒸、捣、拍、焙、穿、封六道工序后制成茶饼团,煮茶时将饼茶取出,经炙烤、碾罗成末、候汤初沸加盐、二沸投茶、加以环搅、三沸则止等步骤制作而成,而这整套的流程便是煎茶法。
唐人已经开始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,讲究用水的清洁甘冽,使用活火,以及讲究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。
唐代的茶主要是蒸青绿茶,制作工艺流程是:采茶鲜叶,用笼屉蒸(杀青),捣碎,用模具压成饼(圆、方),每个饼中间有一个洞,用皮绳将它串起来挂在通风处。
而唐代煎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首先取来茶饼,用铁夹子夹住放到炭火上烤,去掉茶饼上的潮气和附着的味道,将茶饼烤得非常松软时放到麻布上,用木槌敲碎。
再放到碾子上碾成细细的粉末,茶粉末的细度要求过绢筛的,筛出来非常细的茶粉末待用;
取出风炉,放上茶铫烧水,里面加上姜、八角等调料,水烧至蟹眼泡把磨好的茶粉放入,当水再次烧至鱼眼泡时茶煎好了;
把它盛到碗里,我们捧起碗来叫吃茶,这就是唐代煎茶方式。这种煎茶方式已经成为唐代饮茶的礼法。
发表回答